“佳帥媽媽,我是您孩子在電機學院的班主任,您家在武漢,家里人都好嗎?我們都很牽掛佳帥。”
“文超媽媽,張文超不久就要畢業了,特殊時期求職要關注我們的就業信息群,多關注網上求職的信息。”
“翌赟爸爸,近期家里都還好嗎?有什么困難隨時告訴我們。”
“曉富爸爸,曉富報名了當兵,督促他在家也要多多鍛煉身體哦。”
以上這些對話內容近期反復出現在電氣學院輔導員、班主任的電話中。翻開他們的通訊記錄,會發現一串串長長的數字都是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。
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責任”,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式,電氣學院班主任、輔導員從小年夜開始就從“休假”狀態調整為“戰時”狀態,嚴格按照專、兼職輔導員崗位職責和“九個一”的工作要求開展工作,認真守好自己的“責任田”,加強家校溝通工作,凝聚家校共識。
學院黨委副書記、副院長卿海龍在跟班主任視頻會議中指出,輔導員、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守護者、家校的聯絡者,在疫情面前,所有的工作都要從“鍵對鍵”到“聲對聲”、“面對面”。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,不僅僅是精準的網格化排摸,更要讓學生和家長實實在在感受到我們工作的溫度。
學院21名專兼職輔導員們迅速行動,從遵守防控規定、等候開學通知、穩定自我心態、保持信息暢通、延學停學等五個方面與學生家長進行電話、視頻溝通,反復叮囑家長和學生做好防疫工作。根據計劃,學院所有專兼職輔導員將與2000余名學生家長完成至少一次的電話聯系。
“花了6天的時間給近200位家長打了一個電話,我帶的是畢業生班級,對于家長普遍關心的學生求職、實習、畢業論文等問題,電話中我都一一進行了解答,囑咐正在準備研究生復試的同學在家安心復習,準備就業的同學要關注網上求職信息”。畢業班輔導員劉續騰這個假期特別忙碌。
“今天我給30名同學的家長都打了一個電話,發現班級方麒等兩名在家鄉防疫一線擔當志愿者,囑咐他們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防護。最近我們也經常召開全班視頻會議,雖然每次會議時間不長,但卻是我跟同學們最期待的時刻。”新能源1811的班主任黃紅時刻牽掛著每一名同學。
“我記得2月13日,當我聯系一位孝感的女研究生時,怎么也聯系不上,父母的手機也關機。輾轉反復,當天深夜終于聯系上家長,確認了學生一切平安后,我的心才放下來”。研究生輔導員張鑫特別關心重點疫區的同學。
“在與家長的聯系中,我們發現很多家長其實是比較焦慮的,通過電話,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,做好同學們衛生與心理的雙罩防疫,這是我的責任。”心理輔導員徐雷在電話中發現。
“家長和同學積極地跟我溝通學生的職業規劃,不僅讓我和學生的心更近了,還讓我對接下來的就業工作更有針對性。”德泰自動化1611班主任李建國這幾天還打上跨洋電話,關心在國外求學的學子。
“除了聯系學生和家長,在抗疫過程中,在學生中弘揚愛國奮斗精神,堅定制度自信,也是我最近思考的問題。”輔導員馮兆紅說。
“在與家長聯系中,發現很多家長也早就在防疫的第一線,他們中有的是醫生,有的是記者。不少積極分子和黨員也紛紛成為自己社區的防疫志愿者。”德泰1811班主任馮雯雯這些天被這些逆行者感動。
“特殊時期,我們號召報名當兵的學生,在家里也動起來。每天幾百個消息,幾十個電話,讓手機電用得特別快,但是我心里踏實,6個班級,189個家庭,189聲平安,一個都不能少,”關注學生動態是輔導員岳寧的每日功課。
假期讓輔導員與同學們在空間上保持距離,但關心和愛護不因病毒而隔離,一個個跨省電話,一句句溫暖貼心的話語,一聲聲平安成為連接師生情的紐帶。21名專兼職輔導員通過電話、視頻了解學生家鄉的疫情情況,對疫情嚴重區域的學生家庭開展人文關懷,幫助學生解決在思想、生活、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和困難,引導學生家庭正視疫情、調節情緒,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抗擊疫情。
近期,學院還積極梳理各項學業、就業信息,對學生進行精準分類指導,指導低年級學生抓專業學習、學術科研,高年級學生聚焦考研復試、就業創業;積極引導同學們進行假期合理規劃,督促學生在家持續學習,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化學習資源在線學習,確保開學延遲、學業不延遲。關心特殊學生群體工作,通過線上及時了解留校學生、疫區學生、延期畢業學生等實時狀態。點點滴滴的舉措,讓家長、學生們倍感溫暖,紛紛表示感謝。
這一刻,電機的學子們天南地北,每一天,輔導員的工作“不掉線”。(潘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