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擊疫情期間,電氣學院充分發揮輔導員、黨支部書記的作用,強化學生思想教育引導,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教育、感恩教育。勞動節來臨之際,電氣學院給在校外的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假期作業——為父母做頓飯,讓大家在獲得勞動體驗的同時,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。電氣學子紛紛響應,并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得意之作。
“我們要把這個活動打造成勞動教育、感恩教育為一體的家庭‘思政課堂’,讓學生獲得勞動體驗、習得勞動本領,從感恩家人到感恩國家,爭做一個傳播愛、奉獻愛、充滿愛的人。”活動發起者,電氣學院黨委書記劉俊強調。
沈依晨:媽媽說這是她吃過的最香的荷蘭豆
今天恰逢五一節,平日的我們往往都是“媽媽,我餓了啊”“媽媽,什么時候吃飯啊”“媽媽,今天吃點什么啊”……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我自己動手來做一道菜,體驗勞動的同時也感謝媽媽對我的照顧,我準備做一道荷蘭豆炒香腸,但在準備完食材后,我就已經感受到做飯的不易了。
只有自己親身實踐,才知道媽媽平時的不易。特別是在夏天,在悶熱的廚房里,忍受各種油煙,還要每天變換菜式。我能夠感受到這一份操勞與辛苦。
陸佳雯:“春”已到來,“勝利”也終將來到
五一勞動節,也是我居家隔離的第四十七天。在這一個半月的日子里,我向家里的掌勺大廚學了不少獨家秘方,正好趁此機會小露一手,也感謝一下爸爸媽媽一直為我的一日三餐辛勤忙碌。我在廚藝方面一直不太精湛,每次只能幫爸爸媽媽打打下手,這次輪到自己上場,不免還是有些緊張。好在過程中媽媽一直給予我指導,順便實操演練兩下,才讓我勉強順利完成了這頓午飯。
疫情當下,豐富每一天的生活,不忘勞動,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盡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助力防疫“攻堅戰”。我們無需懼怕病毒,但應感謝每一位堅守前線,為我們鑄成“銅墻鐵壁”的“戰士”們和在我們身后始終為我們付出的父母。“春”已到來,“勝利”也終將來到。
陳晨:我想讓父母也嘗個新鮮
平時都是到飯點就去吃飯,這次難得有機會自己動手做飯給爸媽吃,由于水平有限,我盡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食物,先提前把雞翅腌制好,通過空氣炸鍋將其高溫加熱烤二十分鐘,一道烤雞翅就做好了。還有在抖音上學習的一道菜,將豆腐、火腿腸、蔥、面粉以及面包糠攪拌均勻后捏成一個個團子,然后放入油鍋里炸成金黃即可,外脆里嫩。雖然做的比較簡單,但也讓我發現做菜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難,以后我會學習更多的菜品讓父母品嘗。
沈亞莉:讓我為媽媽準備一次“重口味”飯菜
疫情在家,媽媽每天起早貪黑工作的同時,還要照顧我的飲食,雖然跟她說過很多次我已經成年,可以自己做飯,不用她擔心,但她總是習慣性地提前將午餐準備好。由于近期我生病,她總是將飯菜做得很清淡,但是她是個無辣不歡的人,總跟著我吃一些很清淡食物很不對口味。今天是五一勞動節,我要依據媽媽的口味喜好,做一些家常菜給她吃。
媽媽平時最喜歡我做的手撕包菜,說我做得手撕包菜很入味,很下飯。我做的時候,鍋中少許油預熱,放入些許五花肉炒出油盛出,然后再放入姜蒜泡椒炒香,放入手撕包菜翻炒,再加入調料翻炒,最后加入預先炒好的五花肉盛出。
今天的飯菜基本都合媽媽口味,唯有一道魚湯翻車了,魚早晨被腌制過,而我留了一條燒魚湯,在我不知道它被提前腌制的情況下,后期又多加了一點兒鹽,導致湯過于咸,無法下口。
等以后工作了,像這樣經常在家幫媽媽的做飯的機會不多了,以后只要自己有時間,一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
王祈圓:“媽媽,快來吃飯啦”
今天是五一勞動節,我決定為爸媽做一頓飯,由于疫情當下物資缺乏,在綜合了家里的物資后,我打算做一道番茄牛腩面和一道涼拌面。說干就干,首先是涼拌醬料的調制,蒜是必須要的,再加點醬油、醋、糖、蠔油,一份美味的涼拌料就出來啦;然后是水開下面,煮好后將面用涼水沖冷,再澆上醬汁,一道涼面就好啦。接著是番茄牛腩,因為是昨天晚上做的,今天就是拿出來加熱一下,然后澆在面上,一道番茄牛腩面就出爐啦。最后加幾份熟食,一頓美味的午餐就大功告成啦!
這兩天自己做飯的時候,才覺得做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才意識到二十年來父母每天都為我準備好美味的飯菜,每天都能聽到媽媽的一句“兒子,快來吃飯啦”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,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,多陪陪父母,多做一些家務,好好學習,不辜負父母的一片苦心。(撰稿:潘娜;審核:卿海龍)